(第九回)
那天在荊州,恰是八月十五,大哥邀我們到後花園賞月飲酒,軍師突然把一杯酒倒在地上,長歎一聲道:此杯薄酒聊敬許子遠也。我們皆默然無語,大哥半晌突然長笑一聲說:曹賊心胸狹窄,殺了許攸,實乃他的不幸。軍師嘿然曰:可惜呀,子遠之才不在吾之下也。
許攸這個人我聽說過,但是沒有見過。他怎麼死的我都不知道,於是回去後我就央求子龍講給我聽,子龍最近新泡了個小妞,心情不錯,便一五一十的給我講了一遍。
許攸早先在袁紹那裏做謀士,當時袁紹兵強馬壯,中原各路諸侯無人能敵。許攸雖然足智多謀,但是袁紹手下人才濟濟,也不太重視他。後來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,袁紹遂起兵討伐曹操。兩軍對壘了數日,在官渡展開生死決戰,曹軍日久糧草已絕,遂令人火速趕往許昌催糧,不料使者竟被許攸截獲,許攸上報袁紹,反被懷疑,因為許攸乃是曹操少時的好友。於是許攸一氣之下索性降了曹操。後來正因為許攸的計謀,曹操才大敗袁紹,佔領了翼州。
卻說當日曹操聽說許攸前來投降,正在洗澡,來不及穿衣服,圍著塊布光著腳就跑出來了,後來曹操跣足迎許攸的典故被世人盛傳。
但許攸被曹操如此重用,死的卻很冤,是被曹操手下的許楮給殺的。當日攻下翼州後,許攸遇見許楮後吹捧了一下自己,卻被許楮一刀砍死,後來曹操深責許楮,後葬了許攸。
許楮是個火暴脾氣,跟我差不多,估計他當時也是一時惱怒才殺了許攸。子龍搖搖頭說:非也,倘若不是曹操想殺許攸,便是借給許楮十個火暴脾氣,他也不敢殺死許攸的。
曹操對許攸如此厚待,況且破袁紹許攸立了大功,又為何要殺他呢?我想不明白。
子龍告訴我,原因有三:一是許攸當日投靠曹操時第一句話就是問曹操糧草如何,曹操連著三次虛報,皆被識破,許攸當時說了一句話:世人皆言孟德奸雄,今果然也。二是破了翼州後,許攸進了城後用鞭子指著城門直呼曹操的小名:阿瞞,你若不得我,安得入此門?三是袁紹已經被打敗了。
前兩個原因我明白,曹操生性心胸狹窄,雖然表面不動聲色,但內心卻極為謹慎,一點小事他能記一輩子,城府頗深。但第三個原因我就不懂了,袁紹敗了跟許攸有何關係?
子龍笑了笑說:狡兔死,走狗烹;飛鳥盡,良弓藏。
子龍走了後,我呆呆的想了很久,鳥都死光了,要弓做什麼呢?可是如此說來,如果大哥得了天下,那我呢? (第十回)
今天出門看見一個乞丐,長相甚是奇特,圓圓的身子上舉著一個小腦袋,如同一個鼓槌插在一個西瓜上,讓我忍不住想起了禰衡。
禰衡長的比這個乞丐有過之而無不及,細長的身子上頂著個大腦袋,如同一個牙籤上挑著一個八兩的饅頭,說話時還喜歡搖頭晃腦,看得讓人膽戰心驚的,生怕他那個細脖子承受不住,萬一那鬥大的腦袋掉下來可不是鬧著玩的。
那年我偶爾見到禰衡,嚇了我一跳,這種人怎麼不去死?居然還滿大街溜達來嚇唬人,我真想上前暴打他一頓,二哥制止了我,對我說,有奇相必有奇能,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,是出了名的大才子,孔融曾用四個字形容此人:不可多得。
原來這個人還挺厲害的,怪不得那麼大的腦袋呢,可我看他的樣子明顯是個閑漢,怎麼沒人起用他呢?二哥搖了搖頭,沒有說話。
後來我們在徐州的時候,曹操已經是漢丞相了,孔融終於向曹操推薦了禰衡,曹操也是久聞其名,於是就召見了禰衡。至於後來發生的事,都是二哥對我講的,我覺得非常的有趣。
禰衡見了曹操後,一上來就把曹操手底下的一群人給罵了一頓,罵夏侯敦的那一句最有意思:夏侯敦可以稱得上是完體將軍。夏侯的眼睛瞎了一隻,最忌諱別人提到自己的殘疾,聽禰衡這麼一說,差點沒背過氣去。然而曹操卻沒有生氣,他反而讓禰衡為之擊鼓賀宴,命他做一個小鼓吏。禰衡欣然答應。
第二天,禰衡穿著一身破衣服來到廳上擊鼓唱歌,歌聲悲壯莫名,旁邊的賓客哭倒了一大片。曹操的手下喝令禰衡更衣,於是禰衡竟然當眾脫光了衣服,一絲不掛,歌聲不停。奇怪的是禰衡如此無禮而曹操居然沒有殺他。只是派禰衡去勸降劉表。
禰衡到了劉表那裏,仍然是一頓諷刺挖苦,劉表的手下都要殺他,但劉表卻也沒有殺他,反而把他派到黃祖那裏。
到了黃祖那兒,沒說上幾句話,黃祖就把禰衡給殺了。
聽到這裏我覺得很奇怪,按說曹操心胸狹窄,禰衡三番兩次的羞辱他,早就應該把他給殺了的,為什麼反而派他到劉表那裏呢?二哥笑著說,這就是曹操狡猾之處了,禰衡是天下名士,曹操如果殺了他,必將遭天下人所不齒。同樣劉表也是這麼想的,所以把他轉到了黃祖那裏,而黃祖是個粗人,一句話不合便殺了他,平白無故的惹了千古駡名。
哦,原來如此,於是我明白了為什麼黃祖殺了禰衡後,把禰衡的腦袋又送回到劉表那裏,而劉表則連夜又送還給了曹操的原因。
禰衡就好比一個燙山芋,誰捧在手裏都覺得燙,但扔掉卻又被人指責為浪費糧食,於是聰明的曹操轉給了劉表,劉表則轉給了更傻的黃祖。
但這有一點我弄不明白,禰衡為什麼走到那裏都會被人討厭,每個人都想殺他呢?
在一天夜裏我突然想明白了:是不是因為禰衡的腦袋太大了,他的脖子已經支持不住腦袋的重量了,而他自己又下不了手,所以他假手曹操,曹操假手劉表,最終黃祖完成了使命。
想通了以後我覺得禰衡真是個聰明人,而我自己其實也不笨。 (第十一回)
今天無事,我吃了飯後出門曬太陽,正碰到大哥,他正眯著眼睛看著天空,見到我,他忍不住對我說,三弟,你看那雲。我抬頭一看,頓時歡呼道:好大的一團棉花糖呀!大哥白了我一眼,興趣索然地說,什麼東西都能讓你想到吃的,倒也難得。
其實也不能怪我,我小時侯家裏很窮,每當餓的時候,他們總是隨手抓塊東西給我,我吃不下去的時候,他們就會在我旁邊描繪,比如給我根玉米棒子,他們就會說那是一根雞腿,黃黃的,泛著油光,於是我就在想像中把玉米連同棒子一起嚼進肚中。再後來也不用他們說了,我自個也學會了想像,凡是看到的東西,我一律能想像成吃的。
我吃的其實也不能算多,最多一次也就吃了3斤包子2斤牛肉外加8張大餅,飯後又喝了點麵湯,吃了兩個10斤左右的西瓜而已,每次跟他們說起來的時候,他們總是用很驚訝的眼光看著我,然後總用一種動物來比喻我,後來我忍不住對他們說,其實豬一頓也吃不了這麼多的。但是豬能連著三天不吃飯嗎?我能。打起仗來,未必全能取勝,有時候是邊打邊逃,幾天不吃飯很正常,士兵們往往連腰帶都煮了,但我不用,我滴米不進仍然勇往直前,請問豬能嗎?於是通常第二次再叫我豬的人都會受點教訓的。
年輕的時候我經常做夢娶媳婦,每次醒來的時候總是流著哈喇子。現在我也偶爾做夢娶媳婦,但每次醒來的時候總是一身冷汗。我不象二哥那樣喜歡讀書,也不喜歡象軍師那樣喜歡思考,更不象大哥那樣喜歡做皇帝,除了打仗和賭,我最大的樂趣就是吃了。
我吃東西不太講究,逮著什麼吃什麼。而且喜歡一樣東西總要想方設法吃個夠。比如我去兗州出公差的那次,軍師臨行前封了三道錦囊,說裏面寫著我一天三頓所吃的食物,我自然一百個不信。去了兗州後,我見街上賣的全是煎餅卷大蔥,於是忍不住買了幾個嘗了嘗,果然味道香甜,待到中午時,又忍不住買了幾張,剛想吃,忽然想到軍師那狡黠的笑,於是我心生一計,我把蔥從大餅裏抽出來,包在餅的外面,然後開始吃了起來,真香呀,晚上我忍不住又買了幾張,揣在懷裏,騎馬開始往回趕,等回到城裏,天已經全黑了。我進門就讓軍師打開錦囊,軍師微微一笑,把錦囊遞給我,我打開見上面寫著:早晨餅卷蔥,中午蔥卷餅,晚上將軍沒吃飯,餓著肚子回城來。我頓時驚歎不已,軍師果然如神一樣,厲害呀厲害!我一邊伸著大拇指,一邊從懷裏掏出大餅大吃了起來。
有一天半夜我突然覺得饑餓難耐,於是爬起來到廚房找吃的,摸著黑我找到了一晚黑米粥,咕嘟咕嘟喝下去後意猶未盡,咋叭了兩下嘴,覺得有點苦,於是又摸了兩個生土豆吃了。第二天早上聽到軍師在窗外大呼小叫:誰把我夫人的安胎藥給喝了 (第十二回)
子龍有一天來找我,坐在那裏東張西望的好象有什麼事,我故意不去問,年輕人的肚子裏是存不住東西的,果然他忍不住對我說,三哥,我剛聽了幾個笑話,非常好笑,你要不要聽? 我知道子龍前幾天跟那個姑娘鬧彆扭了,他肯定想求我幫忙,於是便說,你想講就講,不想講也罷。其實我並非故意與他為難,我向來並不喜歡聽什麼笑話。
子龍本來興致勃勃的,聽我一說,登時索然無味,而話又說出來了,只好講了一個:說有這麼一個人家,家裏很窮,有一天父親出門買了兩條鹹魚,回來後懸掛於飯廳的梁上,從此每日裏全家人吃飯時飯桌上便只有飯沒有菜,每吃一口飯,便抬頭看一眼鹹魚,權當吃了一口魚。這一日吃飯時,兒子吃了一口飯,實難下嚥,忍不住多看了兩眼鹹魚,父親大怒,拍桌子罵道:小畜生,也不怕鹹死你!
講到最後一句子龍已經開始哈哈大笑了,而我則面無表情,直直地盯著他,子龍笑了一陣覺得無趣,於是又講了一個:說有一個賊,半夜潛入一戶人家裏偷米,主人恰巧醒來如廁,見到賊後也沒有聲張,賊徑直前往米缸處,脫下外衣鋪在地上,然後從缸中往衣服上捧米,主人跟在其後,悄悄地把衣服抽走,那賊捧了數把,正想用衣服包好後離開,在地上摸索了半天卻不見了衣服,於是大聲呼叫:有賊!主人答曰:無賊。賊大怒曰:無賊?無賊我的衣服哪里去了?
子龍這次講完後沒有笑,他直直地盯著我看,我反而忍不住哈哈大笑,子龍大喜,也隨著我大笑起來。其實我在聽第二個笑話時,心裏一直在想著第一個笑話,開始我覺得沒什麼好笑,因為我小時侯家裏也很窮,但後來想著想著我突然領悟到:是不是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條鹹魚掛在哪里?大哥、曹操、孫權的鹹魚是那皇帝的位子,而我和二哥、子龍的鹹魚便是大哥坐在那個位子上的樣子。那鹹魚掛在那裏縱使每天看上千眼萬眼也不解讒,但倘若真的拿下來吃上數口的話,會不會真的鹹死呢?想到這裏我便忍不住大笑。
而第二個笑話,我沒怎麼聽,隱隱約約感覺好象是個賊喊捉賊的故事,那個賊有點笨,而我在別人眼裏也是個笨人,所以我不覺得可笑,反而有點同情他,偷米是賊,偷衣服為何不是賊呢?
- Mar 10 Sat 2007 13:20
張飛日記--第九至十二回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